电助力自行车赛要来了,你的战车准备好了吗?
在刚结束的欧洲自行车展上,WFSGI (世界体育用品企业联合会)宣布将组建电助力自行车委员会,并与UCI(国际自行车联盟)密切合作,专注于硬件的研发法规框架的制定,来规范和推动电助力自行车赛事。对于UCI相信大家并不陌生,那这个WFSGI又是什么来头呢?且听小编慢慢道来。
WFSGI全称是World Federation of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,中文译为世界体育用品企业联合会,它由来自欧洲、美洲和亚洲的体育用品企业发起的,国际奥委会认可在奥委会内代表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界的非政府组织。
WFSGI的影响力有多大?举两个例子你就懂了。前段时间UCI解禁3:1管型限制和解禁碟刹公路等重大改革,都有WFSGI在背后推动。此次UCI和WFSGI两位大佬同步发声,不禁让人对于电助力自行车赛事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。
如果有一天,电助力自行车赛真的要来了,我们挑选一款车型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
中置电机!中置电机!中置电机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
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电助力自行车可分为中置电机和轮毂电机两种。放眼市场,我们不难发现,几乎所有的中高端运动车型无一例外都选用中置电机。
中置电机的优势在于能够尽量保持整车的前后重量平衡,并且能减少簧下质量,对避震器动作的干扰更小。
中置电机位于车架五通处,所承受的路面冲击也更小,超高的整合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线管外露,因此在越野操控性、稳定性、通过性等方面要优于搭配轮毂电机的车款。同时玩家还可以自由选配轮组和变速器,零件的日常拆装保养也更为简单。
除了车架原生整合的中置电机外,市面上还有一种外挂式中置电机,可将普通自行车改装为电助力自行车。对于通勤代步类人群来说这是一个经济适用的改装方案,但是在激烈的山地越野赛场上外挂式中置电机就会力不从心,甚至出现安全隐患。
很多小伙伴在选择电助力自行车时,上来就问,你这电机功率多少瓦、电压多少伏?如果要买电驴,这样问没毛病,可是放在电助力自行车上就行不通了。
一方面,世界各地对电助力自行车都有相对应的法规标准,例如在欧洲,电助力自行车额定功率不得超过250W,最大助力速度不得超过25km/h。而在中国,新国标要求电助力自行车额定功率不得超过400W,最大助力速度不得超过25km/h,电池标称电压小于等于48V。
另一方面,在法规的限定范围内,电机扭矩、效率值、防护等级、运算速度等参数才是反映电机性能的关键性指标。
与此同时,倍速出行也开始研发竞赛级战车!
倍速出行聘请了台湾职业车手进行长期山地路测,为电机的控制程序算法优化提供依据,同时电机芯片的运算速度也处于世界顶尖水平,从速度、踏频、力矩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到最终的助力输出,整个过程只需要10毫秒,反应速度是德国某B牌电机的5倍。
为了给电机预留空间,传统电助力自行车的做法是将车辆的轴距拉长。而倍速出行的设计团队则另辟蹊径,将后下叉与中管的接合位上移,这种跃升式设计带来的超短RC可以让电助力自行车也能拥有如传统山地车一样的灵活反馈。
后下叉与中管结合处的梯形补强片、一体锻造成型的勾爪、以及桶轴设计都能有效提升车架的结构强度,非驱动侧勾爪为原生180mm碟刹安装座,无需转接座即可适配180mm刹车碟盘,带来强劲制动力,满足E-MTB狂野的竞赛骑行风格。
简直就是灵魂级战车啊!很多朋友都在关注的PESU全避震电助力车型,将会在明年的新款发布中与大家见面,至于售价嘛,倍速老板说想听听大家的意见。